欢迎来到北京万斛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MVE作为生物储存设备品牌,其液氮罐广泛用于实验室、医疗和工业领域,长期安全地储存细胞、组织、精液等生物样本。正确使用液氮罐至关重要,不仅能保证样本的活性,更能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。
一、 核心安全准则(重中之重)
个人防护必须到位:
防冻手套: 处理冷冻的提篮、冻存管或可能接触液氮/冷表面时,必须佩戴宽松、厚实的专用防冻手套,切勿使用薄棉线手套。
护目镜/面罩: 在充填液氮、取放样本时,必须佩戴护目镜,防止液氮飞溅入眼。
长袖实验服和不露脚趾的鞋: 防止皮肤直接接触低温表面或液氮。
宽松的裤子: 万一液氮溅入,宽松的裤子能使其迅速滑落,而非紧贴皮肤造成严重冻伤。
保证充分通风:
液氮会持续汽化为氮气,大量氮气聚集会导致局部空间氧气浓度下降,引发窒息风险。
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,严禁在密闭、不通风的房间或地下室使用。
谨防爆炸风险——禁止密封:
绝对禁止将液氮罐密封。罐盖和颈口的设计留有泄压通道。
严禁将任何物品(如塞子、胶带)堵塞罐口,否则内部压力积聚会导致剧烈爆炸。
安全运输:
使用专用的手推车运输液氮罐,确保罐体稳定。
罐与罐之间需用垫子隔开,防止碰撞。
车辆运输时,务必保持车厢持续通风。
二、 日常使用技巧
液氮罐的取放——“快、准、稳"
规划先行: 在打开罐盖前,明确目标样本的位置,规划好提取路径,尽量缩短开盖时间。
垂直操作: 提取提篮或冻存盒时,保持垂直升降,避免刮碰颈管和内壁。
速战速决: 单次开盖时间建议不超过10秒。如果寻找样本时间较长,应分次进行,开盖-关闭-开盖,以减少液氮蒸发和外部热气进入。
使用长柄镊子: 对于掉落在底部的冻存管,使用长柄专用镊子夹取,严禁徒手或戴手套在罐内捞取。
液位监测——样本安全的生命线
定期测量: 使用配套的液位尺定期测量液氮剩余量。建议建立记录表,每天或每周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。
警戒液位: 设定一个“警戒液位"(如距离颈管底部15厘米),一旦低于此液位,应立即安排补充液氮。
不要依赖“感觉": 仅凭罐壁是否结霜来判断液位是不可靠的,尤其是对于高真空的MVE罐,外壳可能不结霜。
充填液氮——平稳是关键
缓慢充填: 使用软管或专用转移漏斗,将液氮缓慢倒入罐中。剧烈充填会导致液氮飞溅,并因热冲击增加液氮消耗。
初期少量: 对新罐暖化的空罐进行初次充填时,应先加入少量液氮(约5-10升),让其预冷却几分钟,然后再加至所需容量。这可以保护内胆,延长使用寿命。
三、 维护与故障预防技巧
清洁与除霜
定期除霜: 当冰霜厚度超过1厘米时,应进行除霜。将样本转移至备用罐,让待清洁的罐体在室温下自然融化。
清洁内胆: 融化后,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清水冲洗内胆,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,再自然风干。
严禁硬物刮擦: 清洁时切勿使用金属工具刮擦内胆,以免破坏表面和真空结构。
真空度与结霜判断
正常状态: MVE罐的真空性能好,在液氮充足的情况下,罐体外壁(特别是下部)不应有结霜或“冒汗"。如果出现大面积、持续性的结霜,通常意味着真空失效,保温性能下降,需联系厂家检修。
颈口结霜: 颈口附近有少量结霜是正常的,这是由于外部水汽冷凝所致。
长期存放
如果计划长期不使用,请将罐内液氮排空,并按照上述方法清洁、干燥。
保持罐盖打开: 存放时,将罐盖轻轻盖上(不要拧紧),以便内部空气流通,防止异味和细菌滋生。
四、 气相罐与液相罐的使用区别
液相储存: 样本直接浸入液氮中(-196°C)。优点是温度极稳定,但需注意冻存管密封性,防止液氮渗入,在取出时因汽化膨胀而爆管。
气相储存: 样本储存在罐体上部的气相空间中(-150°C至-190°C)。优点是避免了样本间的交叉污染风险,取用更安全。但需特别注意:
温度梯度: 气相罐内存在温度梯度,顶部温度最高。务必确保所有样本都处于安全温度线以下。
液位至关重要: 气相储存依赖于底部的液氮来维持上部的低温。必须保证液氮面始终高于内胆底部,否则气相温度会迅速上升。
总结
熟练掌握MVE液氮罐的使用技巧,是一个合格实验员或存储管理者的基本素养。请牢记:
安全第一:防护、通风、禁密封。
操作第二:快、准、稳,勤监测。
维护第三:定期清洁,观察状态。
遵循以上技巧,不仅能确保您和同事的安全,更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珍贵样本的存活率,延长您昂贵的MVE液氮罐的使用寿命。
联系我们
北京万斛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扫一扫 更多精彩
微信二维码
网站二维码